關于征集甘肅省華亭市唐塔塔名及辭賦作品的啟事
為深入挖掘華亭市悠久的歷史文化,展現其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打造地方旅游文化品牌,提升市域文化品位,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華亭市唐塔公園全面建成之際,現面向全國征集華亭市唐塔塔名及辭賦作品。
一、主辦單位
華亭市唐塔塔名及辭賦作品征集工作組織委員會
二、承辦單位
華亭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三、作品主題
深入挖掘華亭市唐塔建設的歷史,反映華亭山川之秀、文化之燦、民風之淳,謳歌華亭新時代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勵華亭兒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綠色活力魅力實力幸福新華亭。
四、作品要求
1.塔名與辭賦同步、一并征集,即塔名必須反映于辭賦題目之中(如《××塔賦》),并在文末就塔名寓意進行解釋說明。
2.體裁僅限辭賦,1000字以內,要緊緊圍繞華亭市唐塔進行創作,主題突出,立意新穎,積極向上,題目自擬。
3.投稿必須為作者本人原創作品,每位作者限投1篇,且未公開發表,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后果自負。
4.主辦方對征集作品享有無償使用權和建議修改權(包括塔名和辭賦)。
5.評審人員不得參與投稿。
6.凡投稿的作者,即表示同意遵守本次征集活動規則。
五、作品評選
由征集工作組委會邀請專家學者組成評審組,從征集到的作品中評選出獲獎作品。獲獎作品將在市政府網站進行集中展示,之后結集成冊;獲得特等獎的作品將雕刻于華亭市唐塔公園永久陳列,供市民和游客觀瞻。
六、征集甘肅省華亭市唐塔塔名及辭賦作品獎項設置
設特等獎1名,獎勵人民幣5000元;一等獎2名,各獎勵人民幣3000元;二等獎3名,各獎勵人民幣1500元;三等獎6名,各獎勵人民幣1000元;優秀獎若干名。所有獲獎作者均頒發榮譽證書。
七、征稿時間及投稿方式
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截稿(以電子郵件發送時間為準)。來稿請以電子文檔投至郵箱:740472914@qq.com,并注明“華亭市唐塔塔名及辭賦作品征集”字樣。文末請一并注明作者姓名、單位、詳細住址、聯系電話。(聯系人:鄔龍龍,聯系電話:15339331025)
附:1.甘肅省華亭市唐塔概況
2.甘肅省華亭市情概況
華亭市唐塔塔名
及辭賦作品征集工作組委會
2023年4月20日
甘肅省華亭市唐塔概況
華亭市唐塔原址位于華亭城北皇甫山東側,華亭市東華鎮西關村居民點后臺地。據《華亭縣志》記載:“古塔在城西外,高七級,凡數十仞,唐時建,明天啟間地震中裂,南北相間尺余,順治間地震復合,遇荒歲則少開……光緒三十三年,南半全塌,上層塌下一鐵鼓,破卻不全,難尋年號,視其鑄字右行,為唐時建無疑,北半如故。”
自唐朝開國以來,這座與華尖山亭、華尖山烽燧為鄰的氣勢雄偉的寶塔雄踞華亭城區最高處,俯瞰著華亭大地。由于該塔始建于唐代,因此,后人稱其為“唐塔”。千年光陰,滄海桑田,唐塔僅存的北面一半于1958年被人為毀壞。現塔基保存完好,唐塔遺址東西長35米,南北寬43米,遺址未經發掘,周圍堆積大量磚塊碎石,為全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千百年來,華亭唐塔以它的悲壯和神秘,孕育了無數動人的傳說,已然成為華亭古老文明的象征。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為賡續地域文化,豐富精神家園,2014年以來,華亭市委、市政府決定結合采礦塌陷區綜合治理,恢復重建華亭唐塔。2016年4月1日,工程舉行開工儀式,拉開重建帷幕。
唐塔選址于皇甫山西麓,華亭市西華鎮上亭社區蔣家塬社。南臨市區皇甫路,與雷神山遙相對望,北依皇甫山脈,與唐塔舊址一脈相承。新建的唐塔塔體八面七層,總建筑面積1000多平方米,建筑高度33米。周圍配套修建敬德祠、皇甫祠堂、華尖山亭、文昌宮、鐘鼓樓、養生園等設施。唐塔分層反映華亭概況、歷史、古跡、山川、人物等,儼然一部華亭的“立體市志”。至此,華亭唐塔得以重見天日,以其熠熠光華輝耀華亭大地。
近年來,隨著華亭市唐塔公園的落成,唐塔以其嶄新的面貌、偉岸的身姿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優美的生態環境,躋身華亭市地標性建筑行列,成為華亭城區一處重要景觀,也成為廣大市民和游客休閑、觀光和旅游的勝地。
甘肅省華亭市情概況
華亭市位于甘肅省東部,地處陜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因皇甫山麓有華尖山亭而得名。總面積1201.3平方公里,轄10個鄉鎮、1個城市社區和1個省級工業園區,總人口20萬人。2018年12月撤縣設市,是甘肅省最年輕的縣級市。
華亭人文歷史悠久。西漢景帝時設呼池苑,為皇家狩牧之所。北魏普泰二年(532)筑城置華亭鎮,隋大業元年(605)置華亭縣。秦漢文化、煤陶文化、三線建設文化和民間文化絢爛厚重,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華亭曲子戲進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明“嘉靖八才子”之一趙時春的第二故鄉,養育過東漢車騎將軍皇甫嵩、“針灸鼻祖”皇甫謐曾祖皇甫規、隴上名儒幸邦隆、陶藝大師杜如桐等歷史文化名人。
華亭區位優勢獨特。是關隴通往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關中農耕文化和西部游牧文化的交匯區,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商賈云集之鄉。現為西蘭銀三大城市的幾何中心,連接3省4市6縣,5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區域交通樞紐作用更為凸顯。
華亭自然資源富集。煤炭、陶土、坩泥、硅石、石灰石、石英砂等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儲量近34億噸,是全國十四大產煤基地重點縣(市),素有“煤都瓷鎮”之稱。煤炭年產量1500萬噸,甲醇年產量60萬噸,年產聚丙烯20萬噸,年發電量15億千瓦時。有400多種植物、30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和50多種野生中藥材,是隴東優質肉牛、核桃和中藥材生產基地,被稱為“千年藥鄉”“隴東藥庫”,“華亭大黃”“華亭獨活”獲國家地理標志認定。
華亭生態環境良好。年平均氣溫7.9℃,年均降雨量607毫米。關山在華亭境內綿延百余里,有40萬畝原始森林,38萬畝天然草場,森林覆蓋率達38.2%(其中關山景區達到90%以上),城區綠地率41.4%,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2平方米,被譽為“鑲嵌在隴東高原上的綠色寶石”。
華亭旅游資源豐富。關山蓮花臺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秦漢皇帝祭祀炎、黃二帝的遺址。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統一中國的第二年就來此祭天。建成雙鳳山、米家溝、蓮花湖等AAA級旅游景區4個,省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7個,有北魏名窟石拱寺、天外飛來仙姑山、福地洞天海龍洞、風光旖旎玄鳳山等旅游景區景點,古人類遺址、古墓葬群、古石窟石雕和古動植物化石等文物古跡多達106處,是西北少有的旅游資源大縣(市)。
華亭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緊緊圍繞建成隴東煤電化產業發展高地、旅游康養福地和城鄉現代化融合發展示范市“兩地一市”的目標,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綠色活力魅力實力幸福新華亭,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億元,榮膺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被國家命名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市”。
https://mp.weixin.qq.com/s/UUvoDmAPLtOVDX6-du_O4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