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地域長江文化 創新創意大賽”征集公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國務院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精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群體和文化從業者的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經研究,中共馬鞍山市委宣傳部、馬鞍山日報社、馬鞍山廣播電視臺、采石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安徽江東文旅康養集團有限公司舉辦“馬鞍山市地域長江文化創新創意大賽”,于2023年5月至9月面向國內外征集相關創意設計作品。
一、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
中共馬鞍山市委宣傳部
馬鞍山日報社
馬鞍山廣播電視臺
采石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安徽江東文旅康養集團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安徽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二、大賽宗旨
圍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煉展示馬鞍山地域長江文化的標志性符號,服務于馬鞍山文化數字創意產業和文化景區發展,促進符合市場需求的設計方案轉化落地,賦予馬鞍山地方文化以全新的展示形態,全面提升馬鞍山地方文化的當代影響力。同時,通過組織業界和大學生設計創意契合時代、貼近社會、寓意深刻、彰顯時代精神的文化主題作品,營造全社會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三、征集主題
本次大賽主題為“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參賽者應以馬鞍山長江地域文化元素的創新應用為要素,重點圍繞一江兩岸文化所蘊含的“李白文化”“詩歌文化”“凌家灘文化”“鋼鐵文化”“紅色文化”“生態文明”等主題方向開展設計創意。
參賽作品內容應積極向上,能反映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體現地方文化的精髓,把馬鞍山的城市精神標識、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提煉展示出來,引導社會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馬鞍山的地方風物、歷史傳統、文化積淀。
四、作品類型與要求
(一)作品類型
1.體現馬鞍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各類文物、古跡遺址、歷史文化名人、鋼鐵工業發展史、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方面內涵的工藝品、文玩、生活用品、小家電、文創快消品等創意產品;
2.符合馬鞍山文明城市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及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上網、移風易俗、誠信建設、志愿服務、關愛婦女兒童等內容的平面設計、視頻、動畫等,適合在戶外刊播;
3.代表馬鞍山對外交往的禮品。能融合文化與物產,具有一定收藏價值,適合對外文化交流;
4.體現馬鞍山地方文化特色的插畫、圖形設計和IP形象等。
(二)作品要求
1.地域性:能突出馬鞍山地域文化特色、產業優勢和人文風貌,符合城市的歷史積淀及鮮明個性特征;
2.創新性:新穎獨特,技藝或品種獨創,內涵豐富,引人注目;
3.實用性:具備日常實用功能,滿足禮品饋贈、休閑娛樂、商務辦公、家居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4.市場性:引起消費者關注,具有開發前景和市場推廣價值;
5.工藝性:材料應用合理、加工精細,技藝精湛,結構嚴謹,質量優異。符合國家相關安全標準,材質不限。
(三)作品提交格式
1.效果圖:尺寸1200×900mm、格式JPEG、像素300dpi;
2.制作圖:平面展開圖、爆炸圖、三視圖。JPEG格式,以毫米為計量單位,詳細注明比例、尺寸、材料與加工工藝;
3.創意說明(見大賽報名表):200字以內闡述清楚作者創作思路、理念、代表的具體含義或寓意等;
4.文件命名:所有文件均以個人手機號+文件名稱命名;
5.作者可以提交實物方式參賽。
五、征集范圍
(一)國內外專業人士、高校師生、設計愛好者均可參與;
(二)作者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紀錄、無違法失信行為記錄;
(三)組織單位有權審核作者的應征資格。如發現作者不具備本規則規定的資格,或在作者資格方面做出任何虛假陳述,組織單位有權在本次征集活動的任何階段單方面取消作者的應征資格。
六、時間安排
(一)投稿啟動:2023年5月16日
(二)投稿截止:2023年9月30日
(三)結果公示:2023年12月20日
七、馬鞍山市地域長江文化創新創意大賽征集作品獎項設置
(一)金獎1名,獎金20000元(含稅)和榮譽證書;
(二)一等獎2名,獎金6000元(含稅)和榮譽證書;
(三)二等獎5名,獎金3000元(含稅)和榮譽證書;
(四)三等獎8名,獎金1000元(含稅)和榮譽證書;
(五)優秀獎100名,紀念品和榮譽證書;
(六)優秀指導教師獎10名,獎金1000元(含稅)和榮譽證書。
獲獎作品由專家評委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評選產生。如作品達不到設置獎項標準,將降檔設置獎項、減少獎項名額。獲獎作品通過《馬鞍山日報》和“馬鞍山發布”“見馬鞍山”微信公眾平臺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結束后,公開發布獲獎名單,獎金由組織單位通過匯款方式發放。
八、參與方式
本次征集活動接受電子稿件網絡投稿和線下實物投稿兩種方式,所有應征者都須下載填寫《馬鞍山市地域長江文化創新創意大賽》(以下簡稱《報名表》,見附件1)和《承諾書》(見附件2)。
▲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附件
(一)電子稿件網絡投稿:將《報名表》和經主創者親筆簽名(機構報名的需加蓋公章)的《承諾書》彩色掃描件連同應征作品一起打包為rar或zip格式以電子郵件方式發送至報名郵箱:masdywc@163.com,郵件主題請注明“聯系電話+投稿人姓名+作品標題+類型”;
(二)實物投稿:將紙質《報名表》和經主創者親筆簽名(機構報名的需加蓋公章)的《承諾書》連同應征作品實物,一并郵寄至安徽省馬鞍山市馬向路安徽工業大學東區藝術與設計學院,郵編:243002,收件人:歐陽汕鑫,聯系電話:13855542883。
組織機構投稿的,請在《報名表》中注明組織機構規范全稱、聯系電話和主創者的信息資料。
九、注意事項
(一)本次大賽免收報名費和評審費,因創作產生的一切費用自行承擔;
(二)作者保留完整的原始草稿或原始文件,以便作品獲獎后調用;
(三)參賽作品的文字說明材料、圖紙圖片等不再退還作者(實物可退還,郵費自理);
(四)參賽作品必須是作者原創設計,無抄襲仿冒或投入市場銷售的作品。作者應對應征作品擁有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一經發現有任何爭議,將取消其評選資格,并追回獎金。如涉及著作權、版權糾紛等法律責任,一切法律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擔,因此給組織單位造成的損失,組織單位有權向作者本人追償;
(五)參賽作品中不得出現任何與作者姓名、單位相關的文字、圖案、標記及其它與設計方案無關的符號,不符合規定者將被視為無效作品,取消評選資格;
(六)參賽作品一經投稿并評選獲獎,則視為作者同意組織單位擁有對參賽作品的完全知識產權,組織單位有權對作品進行修改、宣傳、制作等。同時作者同意其作品可以不受時間及地域限制在組織單位的各公眾平臺及衍生出版物(包括但不限于圖書、音像出版物)中無償使用;
(七)如遇相同或相近的參賽作品,以最先投稿作品為有效作品(以發送電子郵件或投寄地郵戳時間為準,快遞投送的,先收到的作品為有效作品);
(八)組織單位擁有對本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
(九)大賽組委會辦公室設在安徽工業大學東區藝術與設計學院。聯系人:歐陽汕鑫,聯系電話:13855542883;聯系人:佘醒,聯系電話:18955566978。
https://mp.weixin.qq.com/s/VGURNQGj1B1nDAu-kTNtJg